3.2 整合資訊與傳遞知識
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nd Delivery
Last updated
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nd Delivery
Last updated
臺灣缺乏紮實而新近的捐款調查,往往只能引用 17 年前主計總處的資料,不僅缺乏時效,也無法理解公益捐款的變動。2020 年底,協會委託趨勢民意調查公司辦理全臺電話訪問,總樣本數超過 2,500 份,約 2/3 為巿話、1/3 為手機。分析結果於 2021/9 發表新一年度《公益觀察》,後續並受邀至網路星期二、輔仁大學非營利組織學程及個別公益組織演講等。
2021 年底在明怡基金會支持下,持續進行全臺民眾公益捐款調查外,更嘗試國內首次大規模的「企業公益捐款調查」,針對全部上市、上櫃與興櫃公司,扣除聯繫資料不全者,共 1,938 間企業進行普查,共回收有效樣本 429 份,並且也將國內 589 間企業,CSR報告中的公益捐款數據,加入共同進行分析。調查的分析與洞察,預計將於 2022/6月份的《公益觀察 2022》發表會公開,將會更完整的描繪出臺灣整體公益捐款市場,報告內容除了國內民眾捐款、企業捐款的數據與分析、國際捐款趨勢外,並將進一步提供解讀洞察與策略。
以知識和資訊支持公益,是協會的自我定位。因此,針對最新脈動的調查研究,一直都會是協會工作的重要環節,一方面在公益部門最薄弱的環節加以補位,另一方面也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。
聰明公益資訊平臺從 2019 年開始,逐步從中研院陳昇瑋老師轉由協會維護運作。2020 年與資訊廠商穩定合作,逐一處理平臺的技術細節。排除各種零星 bug 外,亦重編寫程式語言架構以加快載入速度,並配合協會官網既有會員系統,可於註冊申請後,成為會員以半開放形式編輯維護資料(一般使用者仍可瀏覽資料,但僅有註冊認證後的帳號可修改資料)。2021 年增加了法人登記資料自動更新的功能,目前平臺有 13,000 間非營利組織的法人登記資料,讓使用者能快速查詢該組織隸屬主管機關、設立目的、理/董監事名單等。資料內容部份,目前已有 300 間非營利組織及財務數據,最新財務資料更新至 2020 年。
必須坦承的是,資料的彙整十分不容易,工程上也有相當的困難。比方說,公益組織的各種開放資料沒有單一的對應值,仍然需要人工加以判讀及輸入。也因此,升級計畫略有延宕。與此同時,協會內部也在權衡呈現內容的質與量,期待平臺不只是提供及查找大量資料的功能,更能致力於提升公益團體好的資訊品質。故接下來,預計會進行進一步設計規劃及焦點團體訪談,以辨認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。另會找尋可能的資源提供者,希望能穩定平臺的運作模式。